十三五能源规划首要去产能煤炭炼油三年不上新项目

更新日期:2016-11-18 17:35:15浏览:

        十三五能源规划首要取向去产能

  煤炭、炼油三年不上新项目;两年控制弃风弃光在合理水平;适度加大水电核电开工规模

  经历数次征求意见,“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计划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其中煤炭消费基本达到峰值,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比重降低到58%以下,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提高到15%以上。

  与“十二五”不同,未来五年能源发展的首要政策取向是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的煤炭、炼油项目,而煤电、煤化工的核准“冰冻期”则是前两年。同时明确提出放缓风电、光伏发展节奏,力争用两年时间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在此之下,水电、核电成为补齐结构短板的新发力点,将超前规划、适度加大开工规模。

  7月初的南方,降雨连绵不断。有着四台百万千万超超临界机组的某大型燃煤发电厂,只有一半机组在工作,而且出力严重不足,其2015年全年的负荷只有61%。旁边的空地,原本是规划建设二期工程,如今已很少被人提起。

  这一切背后是煤电产能过剩压力的加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1-5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71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5个百分点;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635小时,同比降低178小时,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水平。更为严峻的是,当前仍有大批在建和拟建煤电项目,前五月火电新增装机规模242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煤化工有着相同的风险。中国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显示,低油价之下2015年煤制油平均产能利用率比2014年下降26%,个别企业陷入严重亏损的困境,乙二醇、聚烯烃的市场价格跌幅在40%和30%左右,煤制乙二醇和煤制烯烃的盈利能力大幅压缩。2016年产能过剩将愈发突出。

  在此之下,“十三五”能源规划提出,前两年将暂缓核准新建煤电项目,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存量机组利用率,使全国煤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恢复到合理水平,后三年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合理安排分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未来五年煤电投产装机控制在10.5亿千瓦时左右,而煤化工方面,前两年主要是推进已核准的升级示范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控制在1300万吨和180亿立方米左右。

  “对于煤炭、炼油等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政策要求更为严厉,原则上前三年停止审批新建项目,后两年结合产能过剩化解效果和市场情况,按减量置换原则精准安排新建项目。”参与规划制定的有关人士介绍说,当前国内炼油产能利用率不到7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但高品质清洁油品生产能力不足。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淘汰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40亿吨以内,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95%。目前这一战役已经全面打响,今年去产能的任务就占到了总目标份额的一半左右,相关省市区都签了军令状。国务院把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落实情况列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6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分多路实地督查去产能成效。

  在传统能源过剩的同时,经历了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也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弃光、弃风问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风电弃风率达到15%,成为有史以来弃风最严重的年份,2016年一季度继续攀升至26%。而全国一季度弃光限电约19亿千瓦时,甘肃和新疆弃光率分别达到39%和52%,明显高于2015年底的31%和26%。

  为此,“十三五”期将优先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稳步推进“三北”地区风电基地和光伏电站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后三年适度扩大建设规模。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亿千瓦时左右,发电成本与煤电基本相当;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亿千瓦左右,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在此之下,建设周期长、配套要求高的水电和核电项目成为完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发力路径。规划提出,科学安排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时序,合理开发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电基地,适时启动怒江中下游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基地建设,“十三五”开工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以上,常规水电规模达到3.4亿千瓦。而核电则是以AP1000、CAP1400、华龙1号为主力堆型,积极推进沿海电站项目,同时开展内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论证和厂址保护。此外,建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适时启动智能小型堆、商业快堆和核能供热、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等示范项目。2020年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